作为专注于服务游客的导游,撰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。一般而言,导游词应包括常用语、整体介绍和重点讲解等9个部分。要了解如何撰写导游词,以下是有关清明节的相关信息,欢迎大家分享。

♥️ 清明节开什么生肖 ♥️
漳州清明民俗“知多少”
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在漳州,清明节除了扫墓踏青,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风俗和各种清明小吃。
清明期间,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春卷,即润饼,就是本地的一个重要习俗。市民毛先生告诉记者,清明包春卷是漳州的风俗,他一般是直接买好皮和店家切好的菜,拿回家自己包。
除了润饼,漳州传统小吃“黑眼睛”在这段时间也被市民抢着购买。“黑眼睛”是用一种青草皮挤汁和糯米粉做成外皮、里面包绿豆蓉馅的甜品。“清明扫墓,祭祀祖宗买鸡、鸭、面、‘黑眼睛’。‘黑眼睛’吃了眼睛亮,以前流传是这么说的。”市民江女士说。
放风筝亦是清明的传统习俗之一,相传风筝升到高空、随风飘远,可以除病消灾,带来平安吉祥。许多市民在踏青赏春时,都喜欢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。
扩展阅读:相关知识
柳枝也是清明节的宠儿。柳在漳州市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能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惠聪告诉记者,古时候,百姓们觉得清明是鬼节,插柳戴柳可以防止鬼的侵扰和迫害。而现在,柳枝也被赋予更多的意义,寄托着美好的期望。“历史上都是有这种习惯,就是上山的.时候一般要戴一些柳叶,放在口袋里面,一片两片都可以,作为辟邪用的。”郑惠聪说。
漳州的清明祭扫活动陆续开始。这也让漳州消防支队的消防官兵们,精神紧绷了起来。
在清明祭扫活动中,焚香点烛、燃放鞭炮、焚烧纸钱等活动频繁,加上祭扫区域一般草木密集、可燃物较多,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发火灾。
据漳州消防支队统计,从20xx年3月25日至20xx年4月25日,全市拉响火灾警情47次,平均每天都有约1.5起火灾发生,其中包括不少清明祭祀引发的火灾。20xx年4月6日上午6点许,漳州市芗城区高坑村,金源广场对面一民房内,一位村民在自家门口烧纸,险些殃及周围民房。
漳州消防支队提醒,应切记防火安全七条禁忌,呼吁安全祭祀、文明扫墓。
祭扫禁忌
1.“乱吸烟”:祭扫时,请勿吸烟,尤其不要乱扔烟头,以免遗留烟头火种。
2.“留火源”:烧完的纸钱,一定要将燃灰清理干净,切记等余火燃尽方可离去。
3.“乱停车”:自行驾车前往的,莫将车辆放在消防车道上;停车时观察周边,不要紧靠可燃物,谨防可燃物起火引燃车辆。
4.“涉地险”:严禁在小区内的草坪上、高压线上、汽车旁及工地、工棚附近焚香烧纸,燃放烟花爆竹;严禁在燃气管道旁进行明火祭祀活动,防止因燃气泄漏或引燃沼气而发生爆燃。如需烧纸,应尽量清理干净燃烧点周围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,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、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、盆中进行。
5.“子不教”:祭扫时注意看管好儿童,教育儿童...